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重要部署,人社部在全系统全面推进人社战疫十项行动,全国社保人也在为战胜疫情、助力复工复产倾情奉献。经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向全国社保系统征集、遴选,《中国社会保障》特别推出“最美战疫社保人”栏目,为大家讲述社保人抗击疫情、保障民生、服务群众的感人故事。
今天,我们将为您分享6位陕西省“最美战疫社保人”的动人故事——
1
抗疫战场上的信息化尖兵——记陕西省社会保障局综合业务处主任科员陈强
2
勇担使命筑堡垒 初心如磐战疫情
——记咸阳市彬州市养老保险经办中心主任杨银科
3
筑牢基层“防疫墙” 恪尽职守显担当——记汉中市养老保险经办处主任科员刘清灏
4
面对疫情不退缩 服务群众不间断
——记安康市养老保险经办处个人账户与信息管理科科长卜平
5
从扶贫干部到“战疫”先锋——记商洛市商州区养老保险经办中心驻牧护关镇秦岭铺村扶贫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石启斌
6
24小时“不打烊” 心系群众暖民心——记杨凌示范区养老保险经办处业务受理科科长胡欣
1
抗疫战场上的信息化尖兵
——记陕西省社会保障局综合业务处主任科员陈强
陈强是陕西省社会保障局信息化攻关小组的骨干力量,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临危受命、主动出击,勇于担当、能打硬仗,始终冲锋在全省养老保险经办系统信息系统安全保障的前沿阵地,为“三秦百姓”看紧养老钱、守住安全阀、护卫幸福线。
“不见面”服务稳住百姓心。这几年,陈强一直负责信息化建设工作,大力开展“一主两翼”智慧社保,推动经办服务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疫情发生后,陈强紧盯业务经办,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全面保障信息系统安全、高效运行。1月30日深夜,他接到任务:立即落实人社部“不见面”服务。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陈强当即命令信息公司维护系统,确保安全平稳;连夜研判经办形势,新增业务需求;迅速梳理“不见面’服务清单,组织开发系统功能。经过一夜奋战,天亮时面向参保单位、参保个人、退休人员3个群体29个类别129项“网上办”“掌上办”业务全面出台,1月31日下午5时向社会发布,第一时间确保了疫情期间经办业务不断线。
为让群众更加直观了解“不见面”服务,陈强不顾疲劳、连续作战,组织制作的《宅在家,养老金也能按时发》《养老金发没发,动动手指也能查》《疫情期间,养老保险这些事,不见面教你办》等动漫视频陆续发布。在陈强的努力下,疫情防控以来,陕西全省养老保险“不见面”服务已达99.34%,群众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就能“掌上办”。应对突发疫情,陕西养老保险跑出了“社保加速度”。
助力“减免缓”纾解企业难。2月18日,国务院决定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企业解困、社保先行,陈强立即主动出击,投入业务需求及技术研发工作。当晚就与省厅信息部门对接,反复分析基础数据,讨论研究全省落实政策;迅速组织相关人员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开发程序、测试系统,确保政策及时、精准落实落地。在陈强的组织下,全省阶段性减免社保费政策出台后,信息系统程序随同发布,利企政策落地的信息平台也同步到位。随后,为推进“减免缓”政策快速落地落细,陈强依托3个全省业务微信群全天候指挥调度近120个经办机构,平均每天接打50余通电话,反复解答业务,全面维护系统;及时参加媒体“众志成城战疫情”特别节目,全面解读全省“免减缓”政策,确保“全省工作一盘棋”。
夫妻“双奋战”只为保平安。这几项紧急任务,陈强啃的全是硬骨头,冲锋都在最前面,经常连续几个通宵不休息,每天嗓子沙哑不能说话。特别是疫情防控和技术攻关的关键时刻,陈强爱人也被紧急抽调到防控第一线。岳母又生病住院,两个年幼的孩子一时无人照看。但困难当前,陈强依然义无反顾选择逆行、选择冲锋,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工作岗位第一线,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推进全省企业社保费“减免缓”工作,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为百姓平安保驾护航。
图说:为推进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不见面”服务,陈强同志(左一)组织开展需求研讨。
2
勇担使命筑堡垒 初心如磐战疫情
——记咸阳市彬州市养老保险经办中心主任杨银科
杨银科是陕西省咸阳市彬州市养老保险经办中心主任,在疫情期间,他又多了一个身份——疫情防控第八突击队队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共产党员杨银科第一时间到防控一线报到,带领来自彬州市新民镇和宣传部的十余名党员干部,在韩家镇韩家村值守点现场作出“我是党员我在前”的誓言,以担当和责任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守护彬州西南大门。
疫情防控核查工作面临着人员数量庞大、人际关系复杂、出入线路繁多、群众不满抱怨等多重压力。杨银科作为队长,全面梳理防控难点,查找防控薄弱环节。为解决检查点车流量大、工作力量分散的实际问题,他主动协调交警、卫生、交通等单位值守人员,科学安排突击队人员力量,分组开展防控宣传、车辆拦停、体温检测、车辆消毒、检查登记等工作。期间先后发放疫情防控宣传资料300余份,排查车辆511辆845人,劝返47车65人。连续十多天的联防联控,杨银科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身体明显消瘦很多,但他依然保持警惕,坚守岗位,用信念和行动全力坚守防控疫情阵地。
作为防控疫情战场上的一名“战士”,杨银科不忘社保人的使命,全力做好养老保险经办服务工作。他组织制定彬州市养老保险经办中心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和预案等,采取多种途径向社会公布《养老保险“不见面”服务事项清单》,大力推行“不见面”服务,实行提前预约制度,简化办事程序,在确保工作人员和办事群众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经办工作有序开展,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图说:杨银科(右一)值守党员先锋岗。
3
筑牢基层“防疫墙” 恪尽职守显担当
——记汉中市养老保险经办处主任科员刘清灏
作为一名扶贫干部,刘清灏长期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他帮扶的留坝县江口镇漩滩村,2019年实现全村脱贫,贫困发生率已从31%降至1.97%,这里的乡亲们成了他最牵挂的“家人”。2020年春节前,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带着对村民们的牵挂,刘清灏没有片刻犹豫就前往漩滩村,开展联防联控工作。
疫情暴发之初,防疫物资极其缺乏,刘清灏自己采用棉布口罩和一次性医用口罩叠戴的办法,尽量延长口罩使用时间,省出更多的口罩给其他防控队员。为了加强村民对新冠病毒的了解,提高村民自我防护意识,他通过村委广播和移动音箱,用人力替代防疫宣传车,反复宣传防疫政策、消杀知识,张贴防疫宣传单,发动群众群防群治。为了确保本村没有输入型病例,刘清灏积极劝导外出打工归来的村民自我隔离,制定了“保持两米安全距离,以门为界,隔窗交谈”的操作规定,并每日两次上门为134户村民们量体温,制定监测台账。他每日徒步走遍3个不同的山沟,步行3万多步,坚持巡查防控,整个漩滩村没有出现疑似和确诊病例,更没有因为疫情而产生民情恐慌,做到了把病毒隔绝在村外。
控制住了疫情,刘清灏又投入到帮助村民复工复产的工作当中。3月12日,家里传来年事已高的奶奶不慎从山坡跌落、造成多处骨折的噩耗,加之本身父亲重病,刘清灏每周两地奔波,十分辛苦。但是他却从来没有耽误工作,积极宣传有序复工,为外出打工村民开具务工证明,并为他们积极落实人社部门的3项自主务工补贴;对不能外出打工的村民,刘清灏结合镇上要求,积极联系人社部门和双联单位,为村上争取了4个公益性岗位,重点照顾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帮助他们在疫情影响下有稳定收入。同时,为了保证今年冬菇菌种的生产,在镇、村扶贫联动组织共同努力下,村里投资50万以上的香菇生产基地按期开工。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刘清灏同志克服困难,恪尽职守,站在防控疫情工作最前沿,向着“既打赢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阻击战,又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努力,体现了新时代“社保人”的责任与担当。
图说:3月6日,村民杨素兰因病去世(非新冠肺炎),刘清灏(中)与其他同志一起上门慰问,并宣传防疫政策,其家人愿意遵守政府相关规定,低调办理老人后事。
4
面对疫情不退缩 服务群众不间断
——记安康市养老保险经办处个人账户与信息管理科科长卜平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猝不及防,也给养老保险业务经办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安康市养老保险经办处个人账户与信息管理科科长卜平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冲锋在前、恪尽职守、勇于担当、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社保人的精神风貌。
坚守初心,立足岗位尽职担责。疫情发生后,安康被列为全省重点疫情区域,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单位同步安排轮流值守和居家办公。卜平作为一名党员,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刻,选择了前台窗口高风险岗位,主动请缨到服务大厅带班值守。他每天坚持第一个到岗,扎实做好防控登记、区域消杀、防护宣传等基础性工作,为办事群众和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安全有序的经办场所。
创新工作方式,大力推行“不见面”服务。在疫情防控期间,全省经办系统推行“不见面”服务,卜平充分发挥自己政策熟、业务精的优势,主动承担参保企业线上业务办理的政策咨询、远程技术协助等工作。在推行“不见面”服务的第一天,他不停接打电话,及时为群众答疑解惑,耐心细致地指导区县经办中心落实经办工作“网上办”“掌上办”。在他的统筹安排和精心组织下,疫情防控没有影响到养老保险业务经办工作。“不见面”服务虽然与群众的距离远了,但耐心细致的工作却让他们与群众心贴着心。
主动上门服务,助力企业“减负”。为确保阶段性减免中小微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落到实处,尽快减轻和降低疫情对企业带来的影响,真正让参保企业第一时间享受到政策红利,卜平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性观念牢记在心,体现在具体工作中。在多渠道开展线上线下宣传的同时,他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带领本科室工作人员深入到复工复产企业宣讲社保减负政策,开展面对面宣传,使企业对于减免新政策的具体内容有了清晰了解,为企业算清社保费“减负”明白账,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惠企惠民政策用足用实,把好事办好。
图说:卜平在单位体温登记检测点值班。
5
从扶贫干部到“战疫”先锋
——记商洛市商州区养老保险经办中心驻牧护关镇秦岭铺村扶贫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石启斌
疫情发生后,在秦岭铺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已两年的商洛市商州区养老保险经办中心干部石启斌,积极响应组织号召,舍小家顾大家,不畏风险,冲锋在前,主动请战,充分体现了一个社保人的责任与担当。
迅速响应号召,辗转奔赴一线。石启斌这几年因为驻村扶贫任务重,常常两三个月不能回家探望在老家工作的妻子和已经三岁的女儿,更不用说照顾年老多病的父母。本来第一书记任期已满的他,想趁春节假期和这次疫情居家隔离期间弥补对家里的亏欠,但看到微信群里疫情防控通知后,石启斌立即联系帮扶村和单位,毅然决定立刻结束假期,奔赴“防疫战场”,做疫情之下的“逆行人”。面对这几年当爹又当妈还要替他尽孝的妻子满满的不舍和担忧,他只能愧疚地说:“疫情这么严峻,我是党员还是第一书记,必须要到防疫一线……”最终妻子还是理解了他,并叮嘱他注意安全。石启斌从商南县老家去商洛驻地村因路口封堵,以及各检查点排查、检测、登记等,短短一百三十多公里的路程辗转历经五六个小时才到达防疫第一线。
倾心筹集物资,筑牢疫情防线。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而物资就是保障。石启斌深知基层防控最需要的是“口罩”而不是“口号”。他看到卡点有些排查人员都是“空口”上阵,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石启斌进城区一家家跑遍药店,打遍电话,求助朋友圈,都毫无所获。2月3日晚上9点多,接到到货电话后,忙了一天刚回村里躺下的石启斌立即起身,顶着寒风赶到销售点自费购置口罩为排查人员发放,筑起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秦岭大山里的严寒,丝毫没有阻止他带领党员干部连续40多天——白天逐户排查、宣传等,晚上统计、值守,夜以继日地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统筹防疫扶贫,社保服务加力。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石启斌不忘社保经办业务和脱贫攻坚工作,对群众关心的社保缴纳、退休认证问题一一解答,大力宣传部、省、市疫情期间社保经办工作通知精神,告诉群众疫情期间可以延期办理业务,退休待遇不停发,打消群众顾虑,大力引导参保人员下载安装“陕西养老保险手机APP”,提倡“不见面”办理业务,并在深入排查疫情同时帮助认证困难的老年群众使用APP进行退休认证,使驻地群众和村干部进一步熟悉掌上社保的使用方法;带领工作人员深入群众家里田间地头排查“两不愁三保障”漏点短板;指导群众不误农时,抓农业生产;搜集就业信息,降低疫情对脱贫的影响。石启斌密切关注弱势群体贫困群众,2月18日,得知村里一位贫困户突发意外从楼顶摔下,全身多处骨折,他立即上门探望并掏出随身仅有的几百元递到病人家属手上,同时联系救治医院,告知医保报销政策,筹集医疗费用,帮其办理临时救助,申请低保。
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石启斌勇于担当、直面一线,甘当先锋,攻坚克难,靠前指挥和战斗,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平凡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守得驻地的一方安宁。
图说:石启斌(右一) 上门指导参保群众下载安装“陕西养老保险手机APP”,并引导“不见面”办理业务。
6
24小时“不打烊” 心系群众暖民心
——记杨凌示范区养老保险经办处业务受理科科长胡欣
2020年2月3日,因疫情防控需要,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政务中心暂停线下窗口服务工作,作为政务中心服务的标杆窗口,养老保险经办处大厅业务受理科科长胡欣立即转换思路,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工作,亮起24小时不打烊服务的明灯。
2月3日假期结束后第一天,胡欣就把咨询电话呼叫转移到手机上24小时开机。为了不漏一个电话,她不顾家人休息把音量调到最大,随时随地解答群众咨询。通过工作微信群、QQ群、杨凌视线等融媒体向企业推送《致参保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离退休人员的一封信》《疫情期间,养老保险这些事不用见面教你办!》《合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倡议书》 等宣传资料。疫情期间,胡欣身先士卒、冲在一线,共完成500多人次的电话、微信群、QQ群等线上咨询,实现养老保险24小时服务不打烊。
减免政策任务下达后,胡欣靠前指挥,主动出击,第一时间研究政策精神、吃透落实要领,组织大家加班加点,核查数据、走访调查,做好中小微企业划型标识工作。3月14日,自贸区一户公司申报测试成功后,公司主管在微信朋友圈点赞:“养老保险惠民政策出炉,单位部分国家买单,真金白银的帮扶,杨凌政务服务中心养老保险办理窗口热情、周到、好评!” 4月8日,她收到陕西华秦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致谢函》,说到上门帮扶助力、悉心真心服务,做到了“雪中送炭”。为及时推进政策落实,胡欣积极依托融媒体平台全面宣传政策,通过杨凌发布、杨凌视线、杨凌生活,三秦都市报广泛推送宣传,提高政策知晓度。同时借助自媒体平台制作《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这些事你要知道》《社保免减缓、企业好轻松》等信息在微信、QQ业务群推送相关信息,引导企业和个人共同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在胡欣的不懈努力下,截至4月9日,杨凌经办处已为示范区申报的600多户企业减免2000多万元。
企业复工复产后,胡欣和大家一起主动送政策进园区,带领宣讲组分片区组织近千家企业召开减免政策座谈会,现场为企业解决困难。胡欣作为一线工作人员,走访重点民营企业,解答企业关注热点难点问题,算好明白账,助力企业尽早复工复产。示范区电视台随宣讲组走访了本香公司与天然气公司,采访企业主管领导,企业盛赞减免政策落实快、退费快,大大纾解企业复工复产资金压力。人民日报客户端、今日头条、陕西新闻联播对经办处走访企业送政策进行了报道。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在《规模以上限额以上企业“讲问题促增长”》现场会上充分肯定养老保险经办处执行政策到位。4月8日,示范区召开2020年政务服务工作会议,养老保险经办处被授予2019年度“先进窗口单位”,胡欣同志被表彰为“先进个人”。
图说:3月18日,胡欣(右二)一行走访民营企业诚智食品有限公司,宣传减免政策,了解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胡欣指导经办人员用手机APP办理相关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