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安喜星航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公司专注陕西及银川贵州,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的劳务外包服务,及残疾人劳务派遣,人力外包,人事代理,残保金优化和助残就业残疾人用工!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2025陕西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政策解读与企业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25-11-05 14:05:42
  |  
阅读量:

随着社会对包容性发展的日益重视,残疾人就业保障已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陕西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政策将迎来新一轮调整,企业需提前掌握关键变化,优化用工结构。


政策框架与征收标准更新

2025年起,陕西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基数将与企业平均工资水平更紧密挂钩。具体计算方式采用分档征收模式,员工总数三十人以下企业可继续享受免征政策,三十人以上单位若残疾人就业比例未达到百分之一点五,需按差额人数乘以当地年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六十缴纳保障金。这一调整旨在平衡企业负担与残疾人就业权益。

 111_看图王.png

企业合规路径与优化方案

对于用工规模较大的企业,可通过定向招聘视障人士从事电话客服、听障人士负责数据整理等工作实现岗位适配。部分科技公司已成功开发残障员工远程办公体系,既保障工作效率又履行社会责任。餐饮行业可调整前厅岗位设置,让肢体残疾员工担任收银员或食品质检员,实现人岗匹配。


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新趋势

陕西省残疾人联合会将联合职业院校开展人工智能数据标注、短视频剪辑等新兴职业技能培训。2025年前将建成十个残疾人就业实训基地,企业参与校企合作项目既可享受税收抵扣,还能优先招募合格人才。某制造企业通过提前介入培训课程,成功培养二十名聋人员工胜任精密仪器检测岗位。


资金使用与就业服务升级

保障金专项资金将重点投向辅助就业领域,包括购买读屏软件、语音转换器等办公辅具,开发无障碍通勤服务系统,建设手语翻译远程支持平台。这些措施能有效降低企业招聘残疾员工的实际成本。目前西安高新区已试点企业共享辅具租赁服务,单家企业年度成本可降低七万元。


长效机制与可持续发展

建立残疾人就业跟踪服务机制至关重要。企业应当与残联建立定期沟通渠道,获取岗位适配建议和在职培训资源。某物流公司通过残联推荐引进轮椅使用者担任客服主管,其团队客户满意度连续三个季度提升百分之十五。这种双向赋能模式正在全省推广。


随着政策导向日益清晰,企业应当将残疾人就业保障纳入年度发展规划。通过提前布局人力资源结构,不仅能够合规管理用工成本,更能在包容性发展中获得新的增长动能。2025年将是企业构建多元化团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窗口期。